接回真千金
接回真千金
宋父雷厉风行,短短三天已经有消息了,顺便还把事情的起因结果都查清楚了。 这并不是什么恶意的交换孩子行为,什么把自己的孩子送入豪门去享福,这太小说了,现实里其实很少。 当年宋清是早产儿,去育儿箱待了几天,当时有个护士给孩子们换尿片时,把宋清和她们亲身女儿的牌子撞掉了,牌子混在了一起,护士也是心大,看到哪个牌子离孩子近就把哪个牌子重新放回去,这才有了这么一个乌龙。 护士已经被撤职,真宋家千金也有了消息。 真宋家千金的养母也就是宋清的亲母,原本是个末流落魄家族的千金,不听家里劝阻嫁给了一个身无分文的男人,男人嘴上的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哄的她找不着北,实际上只是贪图她的钱,等她家族跨倒时毫不犹豫地舍弃掉。 随后丢在了自己老家一个贫困山区里,好歹也是北市千金,怎么能忍受这环境恶劣的山村生活。在生活的蹉跎下,在恶毒婆婆的打骂下,她渐渐歇斯底里,她恨男人也恨自己,更恨她们共同生下的产物陈菲儿,所以她对陈菲儿非打即骂,不给饭吃,让她承担所有家务。 陈菲儿胆小懦弱,不敢反抗家里,白天在乡村中学里上课,晚上回去做各种家务,十七岁的小姑娘,长得还没隔壁村长家十三岁女儿高,周围乡亲也看不下去,总是明里暗里帮衬点,这次宋家派人来打听陈菲儿的事情,那些村妇们七嘴八舌讲起,全都是陈菲儿如何凄惨的事迹。 当秘书把资料递给宋凛时,宋凛看完暴跳如雷,他的女儿居然过着这种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原本她就是风风光光的宋家大小姐啊!他们会把她宠上天,要星星不要月亮的给她。 宋母听说后,虽然心疼,但更多的是担心。 这样环境养出来的孩子,不会养歪了吧,那种地方能有什么资源,中学的教学质量连北市的小学都不如吧。 宋父显然也察觉到这件事,他们培养了宋清这么久,目的就是要让她接手宋家偌大家业。 宋清也的确足够优秀,竞赛奖杯拿到手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见识谈吐优雅大方,一度是他们的骄傲。 宋母目光坚定,她和宋父已经觉得了,就养两个女儿,她们是不会放弃宋清了,十七年的陪伴又不是十七天,哪能这么容易割舍。 这天宋清回家,洗完澡出来正准备看会书,轻微的敲门声响起。 “妈?”宋清打开门。 谭华柔和地笑了笑,“我能进去坐坐吗?” 宋清侧开身子,“您请。” 谭华走近女儿的房间,五十平米的房间有一面墙都是奖杯和荣誉证书——都是谭华亲自一个个摆弄上去的。 谭华的眼睛又湿润了,不过很快就恢复了往常的优雅。 她坐在床前的小沙发上,拉着跟她坐在一起的宋清的手,“孩子,我跟你爸爸,决定了,你还是宋家大小姐,无论怎样,你都是爸妈的宝贝。” 宋清有一瞬间的愣怔,随后她也红了眼,“mama,谢谢你。” 谭华把她抱在怀里,拍拍她的后背,“既然都叫了十七年的妈了,在多叫几十年又何妨。” 当晚,母子俩说了许久的心里话。 宋清行李的东西也重新拿出来了,心里踏实了许多,她也知道了宋家真千金过着什么生活,那原本是她的生活,是陈菲儿替她承受了。 宋清不好奇自己的亲身父母,没见过养过,只比普通陌生人多了一丝血缘罢了。 宋凛本来想亲自去接女儿的,他想拉着谭华一起去,但谭华嫌弃山区农村偏远还恶劣,怎么说都不想去。 宋凛只好作罢,准备一个人只身前往,但好巧不巧,公司出了一个大失误,急需他亲自处理。 公司和接女儿这之间,他当然选择了前者,于是,陈菲儿是独自回来的,谁都没有去接她。 ———— 陈菲儿知道自己的生活即将要改变了,村里的人也都知道,大家都来祝贺她,真心为她能摆脱现在这个家庭而开心,当然也有看她不顺眼的,如隔壁村长家的女儿,时不时就来嘲讽一句“就算飞上枝头了又怎样,看你这寒酸样,人家瞧得起你吗?” 还有养了她十七年的母亲,冷淡的如陌生人,眼里全是嘲讽,“走吧,过你的千金大小姐日子吧……嗤,宋家啊….” 那天是她唯一没有对陈菲儿非打即骂的一天。 但陈菲儿有点难过,她可以离开这个水生火热的地方,但母亲不能,奶奶对她的打骂比她多多了,她也能时不时听见母亲的抽噎声在半夜响起。 宋家接人的队伍很快就到,派了三辆豪车,五个保镖,还有一个女佣。这阵仗让乡里人都开了眼,个个都羡慕地看着电视剧里才能有的场面。 奶奶是个刻薄且钻进钱眼里的人,她最后才知道了陈菲儿是宋家千金,看见宋家这么豪,她狮子大开口,恬不知耻的要求给予她养育陈菲儿的抚养费。金额高达五千万。 但宋家早就知道她是什么人,早年还做过人贩子的活动,所以三两下出手就把人送进去吃牢饭了。 陈菲儿看着这贵气十足的豪车,衣裳整齐妥帖的保镖和女佣,再看看自己洗的发白,补丁满满的衣服,一个佣人的手掌都比她娇嫩多了。 陈菲儿内心涌起深深的自卑。 虽然保镖和女佣什么都没说,但她们的眼神里透露的不屑能让她不敢抬头。 接人队伍一路辗转,从遥远偏僻的宁市接回了昌盛繁荣的北市。 陈菲儿换上了新衣服,途中,第一次坐飞机,吐得她昏天黑地,女佣很是不耐烦,让她在厕所里待了两个小时。 终于落地,她跟随着众人从vip通道出来,终于在机场门口见到了她的亲生母亲。s i m i s h u w u . c O M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