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经典小说 - 唐寅在异界在线阅读 - 第410节

第410节

    “是!大王!”上官元让一甩征袍,转身向外走去。

    等上官元让离开之后,邱真又继续谏言道:“大王,派出使节去见邵方,即便无法拉拢邵方坚定的站在我们这一边,也绝不能让他被川贞两国拉拢过去,莫国是否会对我国出兵,关系到我国的生死存亡,只要莫国不出兵,远道而来的川贞联军也不是无法应对。”

    “有道理!此事你去办。”

    “是!”邱真又道:“最后,大王还应从潼门调出十万将士,连同驻扎在都城的十万赤峰军,全部派往霸关,现在宁国的形式太混乱,我军主力也在这里,川贞两国若是出兵,应该不会走宁国,而会选择走莫国,霸关是重中之重,只要霸关不失,敌军便进不了我大风领土!”

    “有道理,就依你之见,我这就写调令!”唐寅是典型的行动派,只要是他认为可行的,立刻就会做。

    邱真摆摆手,微微一笑,说道:“大王不必着急,事情也不用急于一时,臣的话还没有说完。”

    唐寅动作不停,头也不抬地说道:“你继续讲,我听得见。”

    邱真说道:“大王还应派出使节去往玉国,警告玉国国君,绝对不要出兵援助宁国,不然,灭宁之后,我大风将与莫国联手伐玉,瓜分玉国。”顿了一下,他又笑道:“玉国国君是女人,又刚继承王位不久,经不住吓的。”

    玉国的君主是女人,唐寅还真不知道,在他的印象中,在这个时代虽然女人也有继承权,但肯继承王位的却少之又少,大多都主动推让掉了,毕竟女人都很注重家庭,而权利欲望则远没有男人那么重。

    唐寅略微想了想,点头应道:“行!此事还是由你去安排。”

    “是!大王!”

    高单向严初提出三条策略,结果因为情报外泄的关系,风国方面第一时间了解到详情,邱真也为唐寅提出三条应对之策,完全是针对高单的计谋而定。

    上官元让奉命南下,所路过的郡县固然都是宁地,但没有人能挡得住他。他还未到月门关,便和奉命北上的平原军和三水军碰了个正着。

    这段时间,月门关的战事也发生不小的变化。

    莫国大将军李进采纳梁启给他出的主意,派兵绕路北上,想绕到月门关的背后,截断它的补给。连戈有提醒李进,让他别轻举妄动,如果这么简单就断了月门关的补给线,他梁启为何不这么干?还驻扎在月门关外做什么?

    可李进有他自己的解释,他认为梁启一是不想参战,怕让麾下出现伤亡,其二,他根本就是在看己方的笑话,看己方的数十万大军是如何被区区一座月门关截住的。最终,李进也未听连戈的劝阻,派出两万精兵,秘密绕路北上。

    结果,他派出的这支精兵还没绕到月门关的背后呢,就陷入长孙渊宏事先布置好的埋伏,这一战,两万莫军被打的措手不及,晕头转向,几乎全军覆没,只逃回数百残兵败将,这一下,李进的眼睛也长长的,果然,连戈的顾虑没有错,梁启给自己出的就是个馊主意。

    但主动找上梁启的是他,主动用梁启之计的也是他,这个哑巴亏他也只能认了,同时,他对长孙渊宏的顾虑又加深三分。

    有长孙渊宏在,月门关根本打不下来,己方要想北上,只有一条路,绕过月门关,去与风军汇合,走风军的路线。

    他自己可不敢改变进军的路线,只能上书给莫王邵方,请邵方定夺。

    邵方的回复也很快,直接把他的提议驳回了,并勒令他必须夺下月门关,全歼长孙渊宏一部,绝不能去向风军示弱,让风人看莫人的笑话。

    看到这样的回复,李进除了苦笑还是苦笑,大王坐镇国内,哪知前线的艰难,长孙渊宏的武力不在连戈、向问之下,用兵更是如神,己方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算计之中,这仗还怎么打?

    攻占月门关、全歼长孙渊宏一部,谈何容易啊!

    经过两次战斗,李进的信心快被长孙渊宏打没了,接下来的几天,莫军又是天天对月门关展开强势猛攻,可是越打李进的信心越弱,强攻月门关实在太难了,别说杀到关下,即便是想冲上山都困难,这么耗下去,己方的全军都得被宁军杀光。

    强攻几天没有任何的成效,李进也干脆不攻了,一边休整全军,一边和山上的宁军耗。

    数日后,倒是风军有了动静,先是平原军和三水军会合一处,而后,两军绕路北上。风莫两国是盟国,两军是联军,风军在行动时,按照规矩还是有派出将领去往莫营,告之李进己方的动向和目的。

    风将给出的解释是:宁军日见衰弱,怕宁军北逃,故风军要绕到月门关的背后,斩断宁军的归路。

    李进听完,鼻子都差点气歪了,风军是用哪只眼睛看出宁军日渐衰弱的?关内的宁军明明都生龙活虎似的,怎么可能会北逃?风军不帮忙也就罢了,还净给自己添乱。

    对于风军的北上,李进也没太往心里去。

    作为盟友的李进不知道风军的真实目的,而作为敌人的长孙渊宏却很明白。

    早在风军接到唐寅的调令之前,长孙渊宏就已经接到宁王严初让他班师回都的调令,而且调令中措词严厉,完全不给长孙渊宏回旋的余地,好象他要是故意不肯回都,严初就能把他活剥生吞似的。

    对这样的口气,长孙渊宏的心里不爽到了极点,而且战事打到现在,哪是他想走就能走得了的?莫军又不是木头,一旦他离开北上,难道莫军不会随后追杀吗?

    莫国骑兵,向来骁勇善战,而且战术多变诡异,神鬼莫测,己方将士是即跑不过人家,在平地上又打不过人家,若是放弃天险的城防,己方大军就等于是在自寻死路。

    严初的调令在长孙渊宏眼中,完全是个愚蠢至极的笑话。

    长孙渊宏接到调令之后,差点当场就做出回绝,但冷静一考虑,还是算了,如果做出回绝,太驳大王的面子,自己不听也就是了。

    所以,严初的调令是比唐寅调令先到的,而长孙渊宏并没有按令行事。

    第773章

    其实,只要严初在调令中说明都城目前岌岌可危的形势,即便言语焦急恶劣了一点,长孙渊宏也能理解,而且也会第1时间赶回去,哪怕是麾下的将士们都死光了,只剩下他一个人,他也得赶回都城去救援。

    可严初偏偏没有在调令中写明这些,很简单,这是出于君主的面子,他是大王,他的命令就是王令,长孙渊宏身为宁国的臣子,必须得无条件的服从,他无须向自己的臣子做出过多的解释和赘述。

    严初这么做并没有错,长孙渊宏的做法也不能说是错的,有错的是他二人之间长久以来的不信任以及种种的矛盾。

    当长孙渊宏现平原军和三水军汇合北上,绕到自己背后的时候,他也就明白了,风军是怕自己回都,所以先行北上去封堵自己的。由于平原军和三水军驻扎在距离月门关较远的地方,并未截断月门关的补给,只是隔断其归都之路。

    对于风军的做法,长孙渊宏十分不解,风军为何要堵截自己北上,难道他们那么有信心能和莫军联手全歼自己麾下的这数十万将士?

    现在,长孙渊宏还不知道肖陵郡惨败的消息,在那个年代,消息的传播也特别缓慢,如果不是有专人通知,以肖陵郡和佳尚郡的距离,即便隔个一年半载消息都未必能传过来。

    调令传到月门关,但长孙渊宏却迟迟为动,严初可急了,如果长孙渊宏不回来救援,就算川贞肯出兵伐风,恐怕良州也保不住了。

    严初一口气又给长孙渊宏连下三道调令,令他无论如何也得撤离月门关,率军回都。

    只与莫军交战的时候,长孙渊宏都走不了,现在风军已经切断归路,更是无法撤回了,不过接连收到三封调令,从中也能感觉到严初的急迫,直到这时候,长孙渊宏才意识到是不是都城生了什么危急的变故。

    他急忙写了一封回书,里面详细说明自己目前的难处,而后询问严初,都城现在的形势如何。他的回书直接以都城飞来的信鸽传递回去,没过两天,信鸽返回,长孙渊宏这才知道肖陵郡失守,风军已进入云口郡,正长驱直入的向良州方向推进。

    只是这时候长孙渊宏再了解到这些为时已晚,现在他真的是想撤都撤不出去了。前面有数十万之众的莫军,后面还有十多万虎视耽耽的风军精锐,据报,风军阵营中还看到上官的旗号,不用探明也知道,必是上官元让已到了风军阵营。

    前后皆有强敌,这让他如何撤退?但是都城还不能不救,最后,一筹莫展的长孙渊宏干脆使出险着,只带三千骑兵,悄悄出关北上,希望能从风军的眼皮子底下混过去。

    不过,他的这个举动已在梁启的预料之中,后者事先布好埋伏,长孙渊宏正要趁夜摸黑绕过风军大营时,周围伏兵四起,上官元让一马当先的冲杀出来,不找别人,看到长孙渊宏后,提刀直奔他去了。

    二人一照面就展开恶战,战斗的时间并不长,但激烈程度可比上次长孙渊宏和连戈的对战要大得多。

    上官元让和长孙渊宏才未打上两个回合,就双双施展出兵之灵变,前者的三尖两刃刀化成一把怪形巨刃,后者的九幽鬼戟分裂成三十六种灵兵。

    这二人的兵之灵变,一个走刚猛路线,一个走快攻路线,对战到一处,场上已看到二人的身影,只见飞沙走石,遮天闭月,横飞的劲气将地面划出一道道的裂痕,周围十多米内的草木、石头俱被绞碎,对于两军的将士们而言,这根本不是人类的战斗,而是神与鬼的撕杀。

    兵之灵变太耗费灵气,无法维持的太久,上官元让与长孙渊宏恶战十余个回合,两人打了个半斤八两,以他二人的灵武和修为,在十几个回合内也不可能分出胜负。不过长孙渊宏见周围的风国伏兵太多,怕再打下去会被对方团团包围,虚晃一招,他率先弃战而走。

    长孙渊宏是带三千轻骑出来的,回去时只剩下不到一千人,另外的两千多人都战死在风军的包围圈里。

    偷偷摸摸的不行,随即长孙渊宏又动一次大军团出击的硬攻。

    风军并未迎战,而是死守营寨,顽强拒敌。

    宁军没有攻击的太久就草草退了回去,并非是因为死伤过大,而是因莫军得知大批的宁军离关,趁机又对月门关动猛攻,长孙渊宏担心风营没有冲下来,月门关又被莫军夺了去,那己方的形势就极为被动了,他没有办法,只好先撤退,稳住月门关后再做打算。

    几天的时间下来,长孙渊宏把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尽了,脑袋都快要挖空了,可无论是明攻亦或暗袭,就是穿不过风军的堵截,以长孙渊宏为的数十万宁军被风莫联军死死拖在月门关内。

    长孙渊宏回不去良州,可唐寅那边的风军从未停止过向西推进的步伐,在进入云口郡的第十天,二十多万风军终于抵达良州。

    良州是宁国的都城,也是宁国最大的城邑,占地广阔,城内人口众多,另外良州的城防也十分完善,不仅城墙又高又厚,在城外,还有一条长达数丈宽的护城河。

    因为风国的大军压境,良州早早的四门紧闭,四面城墙之上,几乎站满了宁国的中央军。一各个盔甲整齐明亮,刀出鞘,箭上弦,如临大敌,肃杀之气自然流露。

    风军在良州东面五里外的地方驻扎下来。唐寅特意带着全军的将领们出了大营,接近良州查看。

    看到这么一座庞大的宁国都城,众将们暗暗心惊,再聚睛细看,良州的城防已十分完备,即便守军不多,想打下来都十分困难,何况,良州内的中央军不下二十万众。

    三倍于敌,方能攻城,这是兵书上的定论,而以良州的城防,恐怕得四倍、五倍于敌才能有攻陷的可能,而己方要以二十万攻敌二十万,有可能打下良州吗?

    还未等交战,只看良州的城防,众将们就有些泄气了。

    唐寅也知道良州难打,不过在表面上他可比其他众将沉稳得多,他笑呵呵地感叹道:“我终于是又回来了!”

    许多风将都不清楚唐寅曾经有到过良州,听闻他的感叹,人们纷纷惊讶地问道:“大王以前到过良州?”

    “是啊!还特意进城里转了几天呢!”说着话,唐寅对周围众将笑道:“良州不愧是宁都,里面到处是殿宇楼阁,到处是金银珠宝、美女美酒,等打下良州之后,里面的一切就都是我们的了,哈哈……”

    看唐寅笑的开心,众将们也纷纷跟着笑,只是笑的都很苦,打下良州,能有那么简单吗?

    众人相互瞧瞧,然后纷纷问道:“难道大王已想好破城之法了?”

    “恩!”唐寅一本正经地点点头。

    众人精神一震,眼睛也亮了,异口同声地问道:“用什么办法?”自从上次的卧虎关一战后,众将对唐寅的信心可更足了。

    唐寅眯缝着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我的办法就是……强行破防,杀进城内!”

    扑!他一句话,险些让众将都当场吐血,这话等于是没说嘛!

    唐寅环视众人,嗤笑一声,说道:“此战,我会与诸位兄弟一同出战,同生死,共进退,怎么?难道诸位都认为我军打不下良州?”

    大王都要与自己并肩作战,众将们又哪能示弱,纷纷说道:“我等愿随大王奋勇杀敌,哪怕战死沙场、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恩!这才是我军将领们该说的话!”唐寅拨转马头,说道:“暂且回营吧!”

    唐寅带着众将反回营地。

    良州之战要怎么打,他心里也没数,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城中的张志弘一定会在暗中协助己方,但至于他会怎么协助,唐寅可就不清楚了。

    白天无话,风军远道而来,又是一路急行军,全军将士需要休息,要攻城也得等到翌日。

    晚间,唐寅没有休息,在中军帐内看着沙盘,盘算着明日的攻城战到底要怎么打。

    和唐寅一起的还有邱真和子缨,这两位的表情比唐寅要凝重许多,站在沙盘旁,眉头皱得一个比一个紧。

    子缨是沙场老狐狸,在他看来,此战也是极为难打的。

    正当他们围着沙盘各自沉思的时候,乐天从外面走了近来,到了唐寅近前,低声说道:“大王,宁相张志弘的门客吕辉求见!”

    “哦?”唐寅回过神来,眼珠转了转,吕辉,自己并不认识这个人。他问道:“来人现在在哪?”

    “已被我带到帐外!”

    “能确定此人的身份吗?”

    “与他同来的是潜伏在良州的天眼兄弟,肯定错不了。”乐天回道。

    唐寅沉吟了片刻,扬头说道:“让他近来。”

    “是!大王!”

    唐寅转身,坐回到帅位,他刚坐下,乐天便带着一老一少两个人从外面走了近来。

    第774章

    年轻人只有二十出头,年长的那位有五十多岁,体形富态,满面的红光。

    “小人参见大王!”二人进入大帐,双双跪倒在地,向唐寅叩首问安。



s i m i s h u w u . c O M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