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
第二十九掌一个月后,喜事多多。其一,亏蔺慎的悉心照顾,太史淼额头上的伤好了,小姑娘对着铜镜照了好一会儿,确定没痕迹了,才捂着脸蛋跑到蔺慎面前,“好看吗?”蔺慎正在做饭。蔺祖母的东西有些被他收了起来,其余的付之一炬,以前蔺祖母待过的卧房,也被他封了起来。现在只有蔺慎和太史淼两个人。“好看。”蔺慎切着菜一如既往道,锅里的油噼里啪啦的热了,他将菜倒入里面翻炒,侧头道:“待会儿油溅到你身上,出去待着。”太史淼耷拉着毛绒绒的脑袋哦了一声,一步一步慢慢的挪了出去。她觉得蔺慎太敷衍了。居然不对她的好看进行详细的描述。比如闭月羞花倾国倾城之类的她也是可以接受的。其二就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太史淼在院子里小忧伤的时候,听见外面传来嘈杂的声音。有锣声,锵锵的木棍击打锣的声音,嘹亮,伴随着人细细碎碎的声音。她竖起了耳朵,声音越来越近,好像就是朝他们这里过来的,太史淼思考着怎么会有锣声,然后她忽然想起,貌似科举考试中举的人,前来通知报喜的官吏会敲锣,而这个时候,也是宣布举人的时间了。蔺慎中举了!太史淼瞬间兴奋得想抱着板凳狠砸几下,不过她想起那隐隐发疼的额头,还是打消掉了这个想法。声音越来越近,最后到了院门口,喧闹的,伴随着一片片锣鼓声声,两匹马停在了院门口,上面的人翻身下马,将锣鼓别在腰间走了进来,看见太史淼,面带微笑问:“蔺老爷在家吗?”太史淼:“蔺老爷?”她看起来似乎很疑惑,黑亮的眸子是懵懂的光,“没有蔺老爷啊。”其中有一个人反应过来,赔笑道:“蔺慎在家吗?”这个时候蔺慎刚刚盛完菜,从里面走了出来,“何事?”一堆人围了上去,七嘴八舌道:“了不得啊了不得!蔺慎!你中了举了!”“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啊!”“我们村就你一个中的!”……一个不落一个的争先恐后唯恐蔺慎听不见,报喜的官吏甚至都插不进嘴,实在忍不住,解下的腰间的锣鼓,狠狠敲了一下。顿时一片寂静。官吏松了一口气,连忙趁此机会道:“恭贺蔺老爷,中举了,是解元!”他正等着看眼前这人的狂喜脸色,谁知道这眉清目秀的少年仅仅是“哦”了一声。“哦”了一声,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官吏呆在原地,“蔺老爷不开心吗?”他还从未看见有哪个举人知道自己中举之后,会露这样平淡的眼神,反倒是周围的人的表现更像是中举了一样。这真是太奇怪了。“我很开心。”蔺慎说,他从怀里摸出一点碎银放在两名官吏手里,“谢谢。”两名官吏接过在手里掂了掂,把脑子里的疑惑甩到一边,对蔺慎鞠了一个躬,笑呵呵的对视一眼,说了几句祝词,然后翻身上马离开了。剩下的邻居纷纷说着恭喜恭喜,他们脑子里虽然对解元没什么明确的概念,但是能中举在他们看来就是了不得的事情,毕竟之前他们虽然觉得蔺慎聪明,可也没认为蔺慎会考得上。一番纠缠之后,众人离开了,留下了一堆鸡蛋rou畜鸡鸭,各种各样,什么都有。太史淼在蔺慎怀里喘着气,刚才旁边围了一大群人,要不是蔺慎护着,她是真的快窒息了,密密麻麻的,仿佛整个仆村的人都来了。她看着院子里鸡飞狗跳的鸡鸭狗,仰头看蔺慎,“要吃吗?”蔺慎低头戳了一下她的脑门,“开心吗?”太史淼用力的点头,脸蛋潮红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当然开心啦!听赵先生说中举很厉害呢!”蔺慎轻笑,将她刚才在人群里蹭乱的头发用手指梳理好,“我也很开心。”“祖母也很开心。”太史淼补了一句。“是的,祖母也很开心。”他中举了…………第三十章远处天边的夕阳沉入了山底,只剩下残留的红霞,像是有人用浓烈的淡红色的颜料大幅度的涂涂抹抹,一片片的连在一起,左看像马,右看像人,再看像狗,慢慢的,连云霞也褪去了红色的色彩,黑色从东边的天空开始覆盖。天色昏暗下来,鸡鸣声此起彼伏,山林里有悉悉索索的风声传来。莫求儿坐在板凳上吃饭,房间里点着一根烛火,烛火摇摇曳曳,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让人眼睛有些不舒服。她捧着碗吃着饭,身旁的莫家阿叔狠狠抽了一杆烟,幽幽的长叹着气,“没想到蔺慎居然中举了……”莫家阿叔少年时也习过字读过书,虽然没参加过乡试,但是院试倒是参加了,那个时候他死盯着那些字,感觉似乎每个字他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了一起,就成了他看不懂的东西。遥远,高深莫测得像天上的星辰,仿佛永远也弄不清楚,脑子里一片模模糊糊的空白,直到院试结束。理所当然,他没有通过,得不到童生的资格,自然也无法参加乡试。在他心里,那些东西太难太难了,他甚至无法用言语去形容他到底有多难,而先生告诉他,这些只是最简单的,乡试,会试,殿试,一个比一个难,差距就像天和地。天和地的差距有多大啊……在他看来,仆村的这种地方,是没有人能通过乡试的。莫家阿婶不知道这些,但是她心里也觉得中个举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她叼了一口饭,喃喃道:“要不要我们明天再送些东西过去,家里养的鸡有几只。”“送过去吧。”莫家阿叔放下手里陈旧似乎随时都快要坏掉的烟杆,“要说蔺谨宝,当时还是你的奶水养活长大的,我看蔺慎那么疼蔺谨宝,估摸这份情,总得念上几分吧。”莫求儿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她模糊的有个概念,知道蔺慎s i m i s h u w u . c O M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