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2
悄悄盯了一会,发现这人跟前一阵在凶杀案的逃犯特别像,画像就在公安局呢。这人是在别的地方犯了案,逃到这来了,看样子准备继续往更偏的地方逃。陈大队长这会顾不上火车了。他盯着这犯罪,等他把犯人抓到扭送到公安局之后,才发现糟了,火车都开走了。陈玉是看到他爹成功的抓到犯人,这才走的。她走的时候,在火车票的服务台留下了一封信:爹,我自个去了,你不用担心,我很快就回来的。这孩子!坐了大半天的火车,陈玉终于到了。他爹把出行的证件都准备好了,陈玉都带上了。到了丁一然的城市后,陈玉乔装了一番,说是乔装,也就是在脸上涂涂画画,像是变成了另一个人。这样才安全。她去了不同的邮局,开始买邮票。陈玉还看到了今年新发行的邮票,她都买了一些。看到这邮局,陈玉突然想到四年后发行的猴票了,好像是最值钱的邮票之一。如果80年还记得这事的话,那就买一版。陈玉谨慎的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邮筒寄信。她一共寄了十几封,京市的府,中南海,还有唐山的政府。反正只要她想得起来的高层一点能决策的部门,她就寄了。要是都不相信她的话。那就只能动员唐山的百姓了,想办法让他们自己走。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陈玉又是个怕麻烦的人,要是换了别的事,她压根就不会管的。信寄完后。陈玉恢复妆扮,然后去了丁一然,她就过去看看。没想到,快到丁一然家的时候,路上就碰到正主了。丁一然看到陈玉的时候是惊讶的,“你怎么会在这?”陈玉往丁一然身边看了看,“你媳妇呢?”丁一然道:“她在家,我过来看看我妈。”刘可给陈玉的地址也是丁一然他爸妈的家。丁一然结婚就搬出去了。因为万娇娇不太喜欢招呼客人,所以丁一然一般报的都是父母家的地址。“你是有事吗?”丁一然问。陈玉点点头:“是这样的,我找宋元青有点事,不过这半年都没看到他人了。”她家有宋元青的地址,可以写信,但是太慢了。当然了,这些都是借口。她过来就是为了偷偷寄信的。丁一然想了一下,“不会是……陈香的事吧。”除了这个,他真想不出别的。陈玉缓缓点头。她也没指望丁一然知道,就过来,走走流程。“陈香问他我家的地址,他怕陈香来我家添乱,就说了一个错的。”丁一然如实说了。陈玉本来都准备礼貌的点点头,然后走掉。没想到听到了这样的话。她一个激灵:“地址?陈香问的是你家的地址?”不会吧,真把孩子往这边送了?“有什么问题吗?”丁一然发现了陈玉的不对劲。陈玉点点头:“非常严重的问题。去年刘可结婚之前,看到陈香带着一个孩子,不到一岁的孩子的。后来我们都问过陈香,她不承认孩子的事,跟她亲爹亲妈都说没有孩子,我们也就信了。”丁一然的表情慢慢变了。陈玉又接着说道,“就昨天我去刘可家,她确实是见到孩子了,还听孩子喊陈香mama。要是真有孩子,孩子又在陈香那……”那只能是送走了。陈香又问了宋元青丁一然的地址。这送到哪,一目了然啊。可地址是错的。丁一然脸色大变,转身就往宁南路22号去了。宁南路22号,就是宋元青之前说的错误地址。陈玉想了一下,跟了过去。咚咚咚。敲门声响起。丁一然在门外,等得心焦、一个面容慈善的老太太打开了门,和气的问:“你找谁?”“大娘,我想问问,去年……”丁一然咬咬牙,“是不是有一个孩子送到你家门口啊?”老太太想了一会,然后恍然大悟,“你说那个孩子啊!”她盯着丁一然看了又看,“哎哟,跟你长得挺像的,你家的啊?怎么不早点过来啊,早送走了。”丁一然呆若木鸡。陈玉忍不住问:“送哪了?”“福利院,我们还去看过几回呢,后来被人领养了,那一家子工作调动,搬走了。”老太太一个劲的埋怨,“你们两口子真是的,怎么能把孩子乱扔呢,怎么不早点过来啊……”“大娘,我们不是两口子,您别误会,那孩子是我姐的,她自个闷不吭声的,我们也不知道啊。”陈玉赶紧撇清误会。老太太瞅了陈玉一眼,又瞅了瞅丁一然。“大娘,那家人姓什么啊?”陈玉又问。她也看了看丁一然,这人怎么傻了,就站在那,呆得跟什么似的。想找孩子,继续问啊。“姓刘。”老太太道,“不过人都搬走了,这样,我把福利院的地址告诉你们,你们去问问院长吧。”她回了屋,拿了笔纸,将福利院的地址写了下来。她还说了:“孩子取了个小名,叫果果。”她把这一页纸撕了下来,递给陈玉。春天福利院。“大娘,谢谢您。”陈玉收了纸,然后塞到发愣的丁一然的手上。丁一然看着手中的写着字的纸,回过神,脸上的表情复杂得让人看不明白。陈玉说道:“这时间不早了,我得走了,既然你知道了,你自个看着办吧。”丁一然可是孩子的亲爸,陈玉这表姨,得往后排。丁一然看着陈玉离开。他捏着纸条,看了又看,将上面的字全部记下后,他将纸条撕了,然后丢进了垃圾筒里。他没有回爹娘家的心情了。他慢慢的沿着大路,回了家。进了屋,发现万娇娇不在,可能是回娘家吃饭去了。丁一然没开灯,就坐在椅子上,他像是察觉不到时间似的,天黑了,也不知道去开灯。晚饭也没吃。不知道过了多久,外头传来拧门把的声音。万娇娇的声音小声传来,“妈,这样行吗?”“怎么不行,你放心,等会我跟丁一然说,以后他怪罪,你就推s i m i s h u w u . c O M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