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1
穿上了厚厚一层油布衣裳,下去不一会儿,抬出两个人来,正是三天前进来的两个南蛮子。不过三天,都已经没人样儿了,躺在地上就剩下喘气了,崔九挥手叫太医进来,太医早蒙好了口鼻,心里知道,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个弄不好,自己的小命难保不说,恐怕也是京城的百姓的灭顶之灾,这南蛮子真他娘的坏,这种阴招儿都使的出来,简直不是人,手都有些抖,却仍上前检查,不敢怠慢。很快就有了结果,太医道:“此二人染的正是瘟疫,恐是牛马瘟过了人。”一句话说的院子里的禁卫军寒毛直竖,都知道瘟疫是什么,就算没赶上过,也听家里的老人们说起过,举凡染了瘟疫,可是一村一村的死人,没听说治好的,这荣昌斋藏着两个患了瘟疫的南蛮子,难道是想在京城散播瘟疫。想到此,不禁吓出了一身白毛汗,这是发现了,若没发现,往后……都不敢想,南蛮子忒他娘不是人了。吴潜面如土色,忽一抬手往嘴里塞了个东西,可惜碰上的是骁骑营的兵,战场上爬回来的,什么没见过,想死没这么容易,还没等吴潜往下吞呢,就听咔嚓一声,下巴就掉了,张着嘴想合上都不可能。旺儿过去从他嘴里掏出个药丸子来:“爷,这老家伙要吞药自尽呢。”崔九冷笑了一声:“想死,可没这么容易,想在京城散播瘟疫,活刮了你都不屈,只不过,爷倒是十分好奇,作为大齐人,怎会跟敌国私通,南蛮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做下如此丧心病狂之事。”吴潜嘴巴闭不上,眼睛却闭上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儿,崔九也不着急:“行,算你老家伙骨头硬,爷希望你到了刑部大牢,骨头还能这么硬,带走。”上来两个侍卫把吴潜押走了。旺儿道:“爷,地上这俩南蛮子可是祸害,不如赶紧埋了吧。”太医连连点头。崔九自然也知道,下令拖出去埋了,此事干系京城的百姓,不可轻忽,料理好了,看了看荣昌斋:“把这里的东西搬到爷府里去,地道填了,门上贴上封条,严加把守,不许人进入,违令者不用上奏,直接砍了。”交代完直接去了东宫,换衣裳,洗澡,去书房见太子。这个局是太子哥哥布的,当初接着信儿,没打草惊蛇,只是派人暗中盯着荣昌斋,三天前,方看见两个南蛮子进了荣昌斋,暗卫在外头守了三天,不见人出来,这才报了上来,今儿自己带着人去正好。慕容湛听了崔九的回话,怒意勃发,背着手在屋里走了七八趟,方咬着牙道:“非踏平南蛮不能消我这番心头之恨。”崔九心里也明白,即便南蛮如此作为,一时半会也不可能南征,刚平了北胡,国库需要充盈,百姓更需休养生息,故此,明知道这些事是南蛮孟氏干的,仍需忍耐,此一回最大的收获就是拔掉了荣昌斋这条南蛮的暗线。不过,崔九现在想想都觉后怕,荣昌斋的宝贝多,还总有新货,不拘自己,太子哥,几位皇子平常也都喜欢去荣昌斋淘换东西,要是吴潜想算计他们,还不手到擒来,皇子若是染上瘟疫,弄不好就成国丧了,没准这就是吴潜的目的。而且,能把两个南蛮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放进大齐来,这恐怕不是一个荣昌斋能做到的,上一次大齐把南蛮孟氏驱逐回他们老巢,过后虽时有南蛮人侵扰边境百姓,想进入大齐却不易,需层层通关的文书,这两个人却一路直接进入京城才被发现,简直不可思议。上回自己在荣昌斋也曾见过两个南蛮人,如此多的南蛮子进京,若无内应绝无可能,这个内应必须揪出来,不然,还不知后头会出什么事儿呢,从吴潜身上找应该不难。哥俩正商量呢,忽的苏全进来道:“殿下,刑部刚传了信回来,吴潜死了。”死了?碧青楞了楞:“好端端的进了刑部怎会死了?难道不知道这是要紧的犯人,需严加看管。”武陵先生叹了口气道:“这也不算什么新鲜事了,朝堂争斗历来如此,想必是吴潜后头的人下了手,老夫倒是觉得,九皇子有句话颇有道理,荣昌斋既是百年字号,南蛮孟氏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布置如此一条深远的暗线,荣昌斋祖上就是大齐人,再糊涂,也该知道此是灭九族的大罪,为了子孙后代,也不可能做出这种糊涂事来,倒是极有可能被某人驱使,本来为师还有些怀疑,如今吴潜一死,就足以说明老夫猜的不错,吴潜背后另有主子。”碧青眼珠转了转:“师傅是说他……”伸出两个指头晃了晃。武陵先生点点头:“别人不敢这么做,他以前不敢,如今赫连家一倒,就难说了。”碧青:“这简直混账糊涂之极,为了那把椅子,就去勾结外族,即便谋到了手,岂能安稳。”武陵先生:“即便如此,也得先谋到手再说,世上的人总以为自己聪明,能凭一己之力,谋算所有人,殊不知,最后谋算的只是他们自己。皇上当年以晋王之名登上大位,即便爱民如子,政绩斐然,依然不免被人诟病,有此前车之鉴,怎会行废长立幼之事,更何况,太子贤德勤奋,并无大错。”碧青听着脑袋都大了,自古大位之争莫不如此,父子兄弟一翻脸就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仇人。这些跟自己关系不大,至少目前来说,没什么干系,拔了荣昌斋,南蛮孟氏怎么也会消停些日子,自己前些日子是关己则乱了,其实仔细想想就会明白,朝廷不会这么早对南境用兵,至少要等深州大旱过去,缓个一年半载的才可能,故此,自己跟蛮牛应该能有一段消停的小日子了。比起京城的这些烂事,碧青更着急儿子的名字跟小五的婚事,儿子的名字,在碧青逼了大郎几天后,蛮牛终于想出来一个还过得去的名儿,叫王小北。师傅却说太小家子气,把小改成了骁,还给小家伙起了字,字破虏,小名儿是婆婆起的,说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的,就叫虎子,快一年了没名字,这一天之内就有了仨,家里人不叫大名,更不会叫字,都叫虎子。过了大秋之后,碧青信守诺言跟大郎搬到了王家村来,就江婆婆跟冬月跟了过来,其他人都留在了武陵源。过了大秋,就一天比一天凉了,碧青怕冷,每年刚一入冬就得烧炕,烧炕的炭,大郎坚持不许从武陵源运现成的过来,自己跑去莲花山砍了木头,在坑边儿上早就不用的土炭窑里,烧了炭,用作烧炕,做饭。然后就开始收拾地窖储存过冬的番薯,萝卜,菜干……一副打算s i m i s h u w u . c O M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