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6
不过……孙氏心里再有什么想法也得往后挪挪,今天是徐玉见和沈熙成亲的大喜日子,不管如何都不能被耽误了。思及此,孙氏连忙正色,“吉时快到了,恬姐儿你赶紧准备一下。”事实上,徐玉见也没有什么好准备的,她只要等着沈熙过来迎她也就是了。说话的功夫,外面的鼓乐声越发的大声了,随后就有一阵阵带着喜气的喧哗越来越靠近。跟着,碧水阁的院门一开,众人的欢笑声起哄声便一齐传了进来。沈熙来了。沈熙今天穿了一身大红的吉服,头上带着紫金冠,腰间以玉为带,再衬着他脸上那压都压不下的喜悦与笑意,整个人显得格外的气宇轩昂。徐家今天也是宾朋满至。沈熙是郡王,若是平时,众人就是见着沈熙,碍于身份的关系,也定不会拿了沈熙来打趣的,但今天是沈熙与徐玉见的好日子,打趣一番却也是算不得什么的。因而,便有一名妇人笑道:“郡王爷这般急着往屋里闯,难不成连这么点功夫都等不了吗?”这本就是打趣,妇人也没有指望着沈熙会回答。但沈熙听了这话,一边大步往院子里走,一边还回道:“自然是等不得了,本王都已经等了快一年了!”众人于是哄堂大笑。这高门之家结亲,谁家不是定了亲之后总得等个一年半载的再成亲,到了沈熙这里,他就用了一个“快一年”了,倒是一点也没有压着自己的急切。人群里也有些尚未成亲的姑娘家,这时便不免有些羡慕徐玉见了。端郡王这样急着将她娶回去,可想而知成亲之后定会如珠似宝地待她,而安阳郡主疼爱徐玉见,这也是全京城都知道的事。徐玉见是真的有福气啊。徐玉见就是在众人这样的艳羡之中,被允哥儿背上了花轿。十三岁虽然已经是半大的少年了,但到底还是略显有些单薄,允哥儿虽然走得很稳,但在沈熙看来却是唯恐徐玉见会从允哥儿背上掉起来,那模样简直恨不得自己去把徐玉见背起来了。这自然又惹来徐家亲朋的好一阵笑。好在,沈熙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允哥儿将徐玉见完好无损地送上了花轿。再之后……花轿起,徐玉初听着外面传来的喜庆的鼓乐声,就这样离开了她生活了十七年,加上前面重生的那几次其实应该有几十年的武定侯府。花轿到了端郡王府的时候,郡王府里同样已经热闹非凡了。在这样的热闹之中,徐玉见与沈熙赶着吉时上拜了堂,然后徐玉见就被送进了洞房。之后,沈熙用喜娘递过来的喜秤将盖头挑起来。徐玉见这时正好抬眸,两人的视线便这样触到了一起。明明只是一瞬间的事,但对于这般对视着的两人来说,却似已经过了许久了一般。还是喜娘说吉利话,这才叫两人回过神来。沈熙看着端坐在床上的徐玉见,面上的笑却是怎么也压不下的。他等了这么久,总算是将他的小媳妇娶进家门了。以后,可总算不用再惦记了。再与徐玉见一起喝了合卺酒,沈熙便朝着徐玉见略带了歉意地笑了笑。端郡王府现在也就只有安阳郡主和沈熙两个主子,又是在这样的日子,沈熙就算心里记挂着徐玉见,也不可能将那么多的宾客都交给安阳郡主一个人去招待,因而拜了堂之后都没来得及与徐玉见说上一句话,只匆忙交代了几句,就匆忙去了外宅招待来吃喜酒的男宾们。徐玉见安静地坐在床上。虽然床上撒的那些花生、枣子、莲子让她坐得有些不舒服,但她是真的松了口气。总算是完了。然后,徐玉见就听到了自己肚子里传来的一阵轰鸣。天还没亮就起来梳洗,这一整天除了喝了两口水之外什么都没有吃,这时会觉得饿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便在这时,随着徐玉见一起到了新房的锦年连忙塞了几块还温热着的点心到徐玉见的手里。“主子,您快用两块点心垫垫肚子,这还是郡王爷特地交代了人现做出来的,待会儿厨房里还会送了现做的面条过来……”锦年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沈熙时时想着徐玉见,她这个做丫鬟的当然也是替徐玉见高兴的。徐玉见也是饿狠了,连吃了两口点心,这才好歹将肚子里的饥饿抚平了些。之后果然有郡王府的仆妇送了一碗现做的阳春面过来。虽然徐玉见才进了门,连封号都还没有下来,但郡王府里的仆妇早在徐玉见和沈熙定亲之后就被安阳郡主和沈熙再三强调过,是以见着徐玉见的时候都是拿出了最为恭敬的态度,半点也不敢因为徐玉见的初来乍到就有任何的不敬。见着这般情景,锦年几个陪嫁丫鬟才算是真正放下心来。第288章晕沈熙已经将徐玉见的盖头揭开,徐玉见当然也就不用再枯等着,等到吃完那碗沈熙特意叫人做的阳春面之后,就让四个大丫鬟服侍着她更衣。除了锦年和锦华之外,另两个陪嫁丫鬟是锦玉和锦心。四个人替徐玉见摘了华丽却也极为沉重的凤冠,换了一身家常穿的衣裳,徐玉见才总算觉得轻松了起来。天知道,那凤冠霞帔虽然看着华美,但真的重到足以将人脖子都压僵的好吗?主仆几个在新房里又收拾了一会儿。而郡王府原本的仆妇,大概是还不熟悉徐玉见的脾性,倒也没有谁刻意往徐玉见跟前凑。等到锦年几个收拾得差不多了,徐玉见还没来得及坐下呢,外面就传来了一阵略有些急促的敲门声。徐玉见有些疑惑。她随即就想到,是不是沈熙那里出了什么事。于是连忙让人开了门。进来的是安阳郡主身边的一位嬷嬷,这位嬷嬷姓杨,虽然不如荣嬷嬷那样得了安阳郡主所有的信任,但在安阳郡主跟前也是极得脸的。杨嬷嬷这时面上带着些焦急,才一进s i m i s h u w u . c O M 10